"奇耻大辱"是什么意思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4 11:49:32

奇耻大辱
词 目 奇耻大辱
发 音 qí chǐ dà rǔ
释 义 奇:罕见的、少有的。极大的、罕见的耻辱。
示 例 我们和帝国主义结下了深仇大恨,我们忘不了那些~。(欧阳山《三家巷》一七)
出 处 清·程道一《鸦片之战演义》:“回忆当年的议和,不止丧权失利,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。”
用 法 联合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
近义词 胯下之辱、卑躬屈膝
反义词 丰功伟绩、光宗耀祖

“奇耻大辱”这一成语出处是清代程道一所著的《鸦片之战演义》“回忆当年的议和,不止丧权失利,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。”
奇耻大辱在此表达“很大的耻辱之意”,但是程道一在此处误用了“奇”字。
如仍按程道一的原意订正,此处应为“綦耻大辱”,即为同意排比,“奇(綦)耻”就是“大辱”。
“奇”之本意并无“大、很大、极其”之意,而是“奇怪”“罕见”、“稀少”等意,如直译“奇耻”意为“罕见或奇怪的耻辱”,与作者本意“(很)大的耻辱”等意思相左(因为这种耻辱并不罕见,当时世界各地的殖民战争和古代的征战杀伐均会有这种“耻辱”出现)。
而同音中,表示“很、非常、很大、极其、到了极点”等意的应为“綦”字。
大概这是程道一对“奇”的误用,但这一误用对后来现代汉语中的部分词汇产生的负面影响,如奇丑无比、奇香无比、奇臭等等。
一般而言,这些“奇”是想表达“很、非常、极大的、严重的”等意思,如“某人放屁奇臭无比”,一般是指这种味道“很臭”,而非指这种臭“很奇怪或罕见”。
因此,“奇臭无比”本应作“綦臭无比”,“奇耻大辱”应为“綦耻大辱”。
在表达极其、大等意义时,“奇”应改做“綦”。
这虽是前人的误用,但宜加以修正,即便不修正,也应注明为“通假字”,不然会导致“奇”的本意误用,谬种流传。
同时,这词的产生、流传也表明,前人之文词,并非绝对正确,后之来者,应酌而用之。

奇耻大辱
词 目 奇耻大辱
发 音 qí chǐ dà rǔ
释 义 奇:罕见的、少有的。极大的、罕见的耻辱。
示 例 我们和帝国主义结下了深仇大恨,我们忘不了那些~。(欧阳山《三家巷